2019年4月26日,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江苏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普作品创作与大众科普培训班”在南京成功举办。
这次培训班是省自然资源厅组建以来,首次举办的综合了省厅系统山水林田草部门参加的科普培训。来自省厅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南京地调中心的12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简短开班式上,省厅科技与对外交流合作处赵栋副处长和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马立涛主任分别致辞,为适应省自然资源系统地勘单位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基层自然资源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的迫切需求,要求科技人员尽快掌握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方式方法,将众多科研成果以新颖创新的形式推向社会推向青少年,省科协将通过扩充科技传播专家库、扶持基层科技人员发表科普文章和采集科普产品等手段,加大对省级学会和广大科技人员科普成果转化和推向社会提供支持的力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员冯伟民博士、南京地质博物馆周晓丹研究员级高工、中国科协科普专家董瑶分别做了《科普创作的桥梁作用与科学家的责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资源——以江苏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为例》和《做科普创作的划桨人》。专家们从地质古生物学、地质遗迹调查、资源保护等方面,以及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进行大众科普宣传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科普创作的变迁、发展和创新,指出科普创作是催生思想火花的源头,是面向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源头,是进行科学普及的源头。要学会欣赏本专业的独特魅力,要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组织好选题、内容设计、展示方法,展现科学之美自然之美。要根据科普创作的主客体实施相应的策略,科技人员要具备梦想、勤奋和谦卑态度,用有限的艺术手法表达无限的自然科学内容。从而达到科普创作服务自然资源保护、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之目的。
武汉地普游科技有限公司,还现场显示了基于GIS开发的“最美旅行家”等地学科普软件、电子地图、手绘地图和智慧地质公园数据库等产品,这些新颖的科普创作手段和形式,为自然资源系统地勘科技人员实现科研项目成果科普化提供了借鉴,开拓了思路。
这次科普创作培训班是为了配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满足自然资源工作者及地学爱好者对科研成果科普化创作的需求,加强自然资源科普队伍的建设,更好地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也是省地质学会更好的为省厅科技工作提供支撑,助力科研成果科普化,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的有益尝试。
培训班开班式主席台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冯伟民博士讲课
南京地质博物馆周晓丹研究员级高工讲课
中国科协科普专家董瑶讲课
武汉地普游科技有限公司苏红钢总经理介绍科普产品
培训班会场
培训班专家学员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