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稿范围
《地质学刊》创办于1977年,季刊,是中国地质学会、江苏省地质学会、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科技期刊,是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会刊,拟成为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刊。
《地质学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长期被《中国地质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收录。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海洋地质研究发展势头良好,为适应海洋地质科研成果交流需要,《地质学刊》依托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自2015年起设立“海洋地质与环境”专栏,常年征集海洋地质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类论文,包括海洋地质、海洋油气与固体矿产地质、海洋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海洋遥感、海洋环境与灾害地质、海洋地理、古海洋地质等。
2 文稿要求
文稿篇幅不限。优秀论文优先发表,稿酬从优。应遵守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著作权法和计量法等法律法规。
文稿以电子文档形式(Word格式)在线上传至《地质学刊》编辑部网上投审稿系统。
2.1 文题和作者:题目要求精炼,宜在20字以内,不宜用副标题。下一行写作者。
2.2 工作单位:需列出全称及所在省、市、邮政编码。
2.3 中文摘要:概述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主要结果、数据和结论,不少于200字。
2.4 关键词: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选取3~8个作为关键词。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地质学汉语叙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2.5 正文:正文内可再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章”,以下层次均称为“条”,其编号在所属章条内连续,并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如“3.2.3”表示文内第3章第2条中的第3条。章与条均左顶格。
正文引用的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参 GB/T 7714—2005之9.2、10.2),在引用处标注被引文献的第一著者姓名与出版年,并置于“( )”内,例:(张文,2009),并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引文的详细信息。
2.6 插图及照片:引用的图件均需注明原作者和出版年代。要求图内文字、符号、图像在A4纸幅面(16开本)大小时清晰,图内文字宜用宋体,字号不小于6号,不大于5号。插图和照片可再另附插页。
2.7 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10篇,必须是公开发表、并且是正文实际引用的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即先将被引文献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分类、排序,再将各文种文献分别按著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中文著者姓前名后,按姓氏排列;西文著者名前姓后,按名排列),字母顺序相同者按出版年先后顺序排列。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必须齐全,请尽量详细列出引文的载体、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等信息。常见文献的格式请登录本刊网站,参阅《征稿简则》或《投稿须知》。
引用他人未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说明。对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测试方法、条件、精度和误差范围等。
2.8 英文摘要:由作者提供,或由本刊编辑部代译。
2.9 作者简介:格式为:作者名(出生年— ),性别,职称,学位(非必需),专业或主要从事的工作,E-mail。
3 注意事项
3.1 来稿请勿他投,务请提供联系人的真实姓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若有变更请及时告知,以便联系及论文刊用后邮寄样刊与稿酬。
3.2 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与编号。
3.3 本刊编辑部必要时可对文稿作适当删改,如不可修改,应事先申明。稿件审理、录用情况,作者可登录本刊网站,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查询。对未录用的稿件,作者可自行处理。
3.4 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为公开发行,并通过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向国外发行。来稿一经刊用,均付稿酬(含上述数字化期刊网上所有与该文相关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并向第一作者赠送当期《地质学刊》2册,备有电子文档。
3.5 作者投稿:请登录《地质学刊》网站,点击“作者登录”,注册后投稿,编辑部不接受其他投稿方式。
4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地质大厦815室
邮政编码:210018
网 址:http://www.journalofgeology1977.com;中文域名:地质学刊.中国
E-mail:dizhixuekan@163.com
Q Q 群:125262026
电 话:025-51816565
联系人: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