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学会赴台湾学术交流报告

2020-08-08 0

应台湾省应用地质技师公会邀请,以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周康民为团长的江苏省地质学会学术交流团一行18人,自2016421日至429日,圆满完成了为期9天的培训、交流和地质考察活动。期间,考察团严格执行省科协要求,按计划有序进行相关交流、考察,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台湾概况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124°34′30″,北纬20°45′25″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本岛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97%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地貌复杂,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故多山水胜境、火山群与温泉群。岛上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台湾岛地形特征是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

台湾全省位置跨温带与热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由于它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调节,终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除高山外在22左右。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雪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台湾多雨,且受台风影响较多。

台湾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属矿产较少,金、银、铜、铁等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台湾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台湾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台湾林木种类繁多,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品系近4000种,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全省经济林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4/5。台湾的樟树居世界之冠。从樟树提炼出来的樟脑和樟油,是台湾一大特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0%。台湾海产十分丰富。鱼类多达500多种。高雄、基隆、苏澳、花莲、新港、澎湖等地都是著名的渔场。

二、主要收获

㈠加深了对台湾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条件的认识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地震带是我国四大地震带之一,这是由其构造特征决定的,以台东纵谷带为界,以西属欧亚板块,以东属菲律宾海板块,是一正在进行中的弧陆碰撞造山带。台湾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台湾位于地震活跃区,其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欧亚板块,因此地震频繁。

台湾地震带主要有西部地震带、东部地震带及东北部地震带。西部地震带包括整个台湾西部地区,主要系因为板块碰撞前缘的断层作用而引发地震活动,震源深度较浅。东部地震带系直接肇因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造成,地震频率高,震源深度较深。东北部地震带系受冲绳海槽扩张作用影响,多属浅层地震,并伴随有地热与火山活动现象。

由于是地壳碰撞挤压,产生高山与海沟,以地震为主,而地壳薄弱环节破损时就是火山。台湾处在太平洋版块和亚欧版块的交界处,板块多相互挤压碰撞,释放的能量就极有可能引起地震。

27日晚间,台湾花莲县海域附近接连三度发生地震,震级分别为5.2级、4.9级及5.6级。我们的团员在酒店房间内都有明显震感。衷心祝福台湾宝岛和同胞安康!

㈡学术交流增进了与台湾同行彼此的了解

422日,台北市应用地质技师公会陈家俊理事、台湾省应用地质技师公会颜一勤理事长分别介绍了台湾应用地质技师的法定业务包括地质调查、测绘,工程地质调查、地质钻探、环境地质调查等范围以及相关的执业管理体制问题;团长周康民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江苏地质学会的沿革、江苏省地质工作总体架构和涉及的主要地质工作的研究内容,并代表江苏省地质学会,与台湾省地质技师公会、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签约内容包括建立两岸三方长期学术技术交流关系三方进行不定期科技人员互访三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地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等内容。蒋波主任介绍了江苏地质地理概况,江苏省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建设情况、管理经验和建设展望。

423日,我们考察了野柳地质公园。位于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为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园。万里区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深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和地质科普教育场所。

429日,我们访问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李罗权特聘研究员介绍了地球科学研究所发展沿革,研究机构、研究团队、研究内容和主要学术成果。周康民团长介绍了江苏省地质学会情况;南京大学陈立辉教授作了题为福建沿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特征与深部过程的学术报告;李后尧研究员级高工作了江苏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的学术报告,他从江苏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及分布特征、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台湾地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我们团的专家学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㈢全面了解了台湾在地质资源利用、保护方面好的做法

历史回顾:19999210147分,台湾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8公里,是台湾岛上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大的陆地地震。伴随着地震,形成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地表破裂带。地震断层表现为由东向西的逆冲,最大垂直分量达10米左右。被解释为菲律宾板块由东向西碰撞台湾岛的结果。集集大地震共造成2470人死亡,11305人受伤,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直接经济损失为118亿美元左右。

424日,我们参观了台湾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这样的建设与发掘使我们感到了震撼。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位于台湾南投县竹山镇,坐落地震遗址之上,沿车笼埔断层而建。这是一个探索地球科学的绝佳地,其中主要包括地质科学馆和断层沟槽保存馆。地质科学馆为两层式的展示馆区,主要展示了地质科学教育的各种主题,使人们能以宏观的角度体会地质奥秘,并省思人类的定位与作为。让民众对于地震能有更多的认知。槽沟挖掘是地质科学中常用研究断层的方法之一。断层沟槽保存馆可以实地的观赏断层剖面,可让民众民体会到到大自然的力量,并重新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共处共存,和谐相处。

三、建议

㈠开展相关的深度学术交流。包括地热与浅层地温能的开发与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治理,地下水、城市地质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环境地质问题等。

㈡学习借鉴台湾对地质资源保护、发掘,地质公园建设的有益做法。

㈢学习宣传台湾地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台湾的地质同行对台湾岛的地表地质构造、孕震特征和致灾效应的研究在集集地震之后基本属于国际前沿水平。此外,台湾建立的地质公园网页全面介绍台湾地质公园建设情况、各公园特点,传播了先进的理念。这是值得大陆地质工作者学习的。


To Top
Baidu
map